前言
本文通过观察日本2025问题,参考中国可能存在的类似问题,观察人口老龄化和人手不足给医疗现场带来的挑战。以及如何通过智能抢救车来缓解这些问题,实现提高医院的医疗服务体验,降低医院的运营成本。
2025 年的问题及其对医疗行业的影响
据估计,到 2025 年日本每五个人中就将有一人达到或超过 75 岁, 根据日本国立人口与社会保障研究所的估计,2025年日本超过75岁的高龄老年人将超过 2154 万人。由于大量高龄人口带来的人手不足等诸多问题, 这就是所谓的 2025 年问题。
随着人口老龄化和劳动力短缺问题日益严重,应对高龄老年人的医疗需求,尤其是在紧急情况下的医疗救治,是医疗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。
医院和相关医疗机构是与我们生活直接相关的重要场所,获取安全的医疗服务是整个社会的愿望。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,我们引入了各种管理制度和方法,医护人员也在不断努力确保无差错操作。 然而,工作时间长、工作环境恶劣仍然是一个严重的问题,面对这样的医疗工作环境,导致年轻人进入医疗行业工作意愿下降,有经验的工作人员也在不断离开医护行业。
如何缓解 2025 年问题?
针对 2025 年问题,应如何改善医疗机构面临的挑战? 改善医疗现场的工作环境,提高医疗从业者的待遇与收益,导入远程在线问诊,建立全国范围内全面的层级医疗系统都是可以参考的解决方法。在医疗现场重要的解决方案之一是在医疗领域推广 数字化和智能化, 其中采用物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的 “智能急救车 ”备受关注。
智能急救车能做什么?
智能急救车减轻了医护人员的负担,将他们从常规、繁琐和重复的任务中解放出来。 具体来说,它可通过以下功能提高现场工作效率
- 人员交接高效化:
急救车中的智能系统可快速确定救护车辆中的物品数量,便于在交接班时顺利移交物品。 这大大减少了传统盘点工作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。 - 智能化耗材有效期管理:
系统会自动记录推车中药品和医疗用品的有效期,并在过期前发出警报,从而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和运营成本。 - 记录用药和抢救过程:
自动化记录开柜人员信息与耗材取用历史,抢救过程中医嘱全程录音记录,增加保障的同时减少人力占用。
这些功能有助于解决 医院医护人员人手不足和运营成本高昂问题,同时可以减轻医护人员的负担,为他们提供一个可以更加专注于病人护理的环境。